仲夏时节,徜徉新余,满眼绿色?
在资源消耗过快?环保负荷日重的情况下,浙赣线上的“钢城”江西新余市近年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,着力打造国家新能源科技城;依靠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钢铁产业,着力建设新型工业城;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着力构建宜居的生态文明城,走出一条重化工业城市转型的新路,先后荣获“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”?“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市”称号?
由单一的钢铁之城向多元的新能源示范城转变
新余是江西最年轻的工业城市,工业化率达57.1%,2005年以前,钢铁产业曾占到全市GDP的70%,是当地无可替代的支柱产业?
数据显示,新余市可用水资源不过16亿立方米,过境水共计33亿立方米?而在2003年,“一钢独大”的新余规模以上工业年耗水量却已达到10亿立方米?
新余市委书记李安泽说,新余的环境承载?资源承载的能力非常有限,作为重化工城市谋求转型迫在眉睫?为此,早在六年前,新余就先人一步,培育新能源产业,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,构建新兴工业体系,谋求城市战略转型,以在世界产业体系分工中找到自己的定位?
转型之初,新余致力于打造世界最大光伏产业基地?2005年7月,新余引进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,短短6年时间,赛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和硅料生产企业?全市共注册新能源企业70家,投产企业25家?从业人员3万余人,新能源产业由此实现了从无到有?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?2009年科技部授予新余“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”称号?
如今新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,新能源产业已形成光伏?动力与储能电池?节能减排设备制造?风电产业四大板块,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;新材料产业已有企业8家,锂材料?镍材料?石英陶瓷坩埚等技术在国内乃至世界具有比较优势,以碳酸锂为主的锂盐产能占全国总产能近30%?
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的加快,如今新余已告别“一钢独大”的单一产业结构,形成了以钢铁?新能源?新材料三大产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支柱产业?2010年新钢集团对财政的直接贡献已由过去的80%降低至8%,新能源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5%?
由资源消耗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
记者近日走进新钢集团,无论高炉?转炉和轧钢生产线,都已看不到十年前的生产设备?近年来新钢集团不断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,引进国内一流?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生产线,产品结构由传统的线材发展为船板?电工钢?金属制品三大精品,奥运会主场馆鸟巢所使用的5万多吨钢材中,有1.4万多吨来自新钢?
新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沈爱成说,新钢从建厂到形成200万吨的生产规模用了40年时间,而依托高新技术改造钢铁产业,将生产规模从200万吨增至890万吨只用了十年时间,目前企业成为国内重要的中厚板生产基地,造船板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?
新余市市长魏旋君说,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,新钢集团的变化只是新余依托科技创新?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缩影,新余近年先后与中国工程院和上海交大?中南大学等6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中国工程院在新余设立钢铁?新能源?新材料三个院士工作站,使钢铁?新能源?新材料三大产业国内最新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在新余孵化?
同时,新余以企业为主体?市场为导向,加快人才引进培养,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,全市人才结构明显改善,各类高层次人才达到1.8万人,高技能人才占劳动者比例为31%,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•格林,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等高精尖人才助力新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?
李安泽说,近年来新余获得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?全国螺杆膨胀动力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基地称号共9个,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已由2004年的4%上升至2010年21%,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%,工业经济发展正从资源消耗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?
由重化工业城市向生态宜居城市转变
兰州10crmo910合金管-兰州15crmo合金钢管-兰州12cr1moV合金钢管-甘肃不锈钢管-甘肃不锈钢板-甘肃1cr5mo合金钢管-新疆12cr1moV合金钢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