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钢铁行业盈利能力下降,产量高、效益低,进入了微利时代。2010年,大中型钢铁企业(纳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会员企业,下同)利润总额897亿元,销售利润率2.91%,远低于全国工业6.2%的平均水平。2011年上半年,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总额564亿元,销售利润率3.14%,在全国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位列倒数,若扣除投资收益、营业外收支等因素,主营业务利润率仅2.55%。钢铁企业效益低下,不仅投资者难以得到好的回报,而且制约企业发展。
效益低下的原因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外因是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、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等因素,内因是长期以来粗放增长积累的深层次矛盾,包括结构不合理、资源保障程度低、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。总体看,外因是条件,内因是主导,单纯指望市场价格出现转机使企业走出困境是不现实的。钢铁企业需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,抓住“十二五”产业结构调整重要机遇期,加快结构调整步伐,治标和治本相结合,全方位提升盈利能力。
推进结构调整,降成本增效益
一是调整工艺结构,降低生产成本。一般钢铁产品的原料和能源成本约占总成本的80%,是影响生产成本的最主要因素。目前,大中型钢铁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,例如,能耗平均高10%左右。差距就意味着潜力,企业应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装备代替落后装备、实施技术改造、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,提高效率、降低能耗。这样既可有效降低成本,又有利于缓解节能减排压力。
二是调整产品结构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附加值越高的产品,原料和能源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越小,受原材料涨价的影响越小。因此,企业应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,用先进、高效、节能、节材产品代替低档落后产品。
陕西不锈钢管-西安202不锈钢管-西安316L不锈钢管-西安304不锈钢管-西安201不锈钢管-陕西盛德物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