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,但钢材和铁矿石价格却逆势走出了上涨行情。尤其是铁矿石,7月至今涨幅超过10%。铁矿石涨价不奇怪,但外资主导定价的局面,引来不少业内人士“吐槽”。
监测数据显示,从7月初至今,品位62%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从116美元/吨上涨至129美元/吨,涨幅达到11.2%。与此同时,国内钢价从3390元/吨上涨至3590元/吨,涨幅为5.9%。
对于矿价钢价逆势上涨的原因,钢铁现货交易平台“西本新干线”高级分析师邱跃成认为,与武钢等一些钢厂上调8月出厂价有关。宝钢虽然比较谨慎,但出厂价也结束“两连降”,8月以平盘开出。资讯机构“我的钢铁”分析认为,近期一些产钢大省加大对钢铁企业的环保检查力度,对不达标企业进行限产,对钢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。
矿价跟随钢价上涨,本是无可厚非。但中国作为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,在定价上却要听从外资机构。目前,超过90%的海运铁矿石均根据美国麦格劳希尔集团旗下的普氏指数定价,该指数较大的波动性引来不少中国钢厂的质疑。
比较明显的是今年7月4日,当日普氏发布的品位62%铁矿石价格指数为125美元/吨,较前一交易日上涨4.25美元/吨。而同日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发布的品位61.5%粉矿基准价为122.44美元/吨,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.5美元/吨。
普氏钢铁原材料编辑陈力明表示,普氏指数在编制方法上与国内指数有较大的不同。比如,普氏是在每天下午5点半之前的一个小时内,通过采集询盘、卖盘价和交易价,来确定当天的价格指数,类似于股市的“收盘价”概念。而国内很多指数反映的是当天的加权平均价。另外,普氏的样本不涵盖各类现货交易平台的数据,原因是平台的买卖方是匿名的,普氏认为平台进行的交易以及交易是否被执行“无法确认”。